身手反應指揮區 (2019-05-10)

早兩天我家兩兄弟又因為玩具爭吵,通常處於劣勢的細佬會先郁手,他把一架金屬玩具車擲向哥哥,幸好哥哥還算敏捷,立馬退後一步,用手臂一擋,逃過額頭起瘤的厄運,只是手臂被撞瘀了少少。哥哥身手好、反應快,實有賴於他的「感覺統合」發揮作用,究竟何謂感覺統合?


大部分人與生俱來都對不同的感官刺激,例如視覺、聽覺、觸覺、嗅覺、平衡覺等有適當的反應,例如有一個玻璃樽迎面而來,你身體會閃避,眼睛會閉上,甚至大叫,這些都是身體接收到外界不同訊息後,經中樞神經系統組織和分析後的反應。但有些人卻對這些外來刺激有不同程度的演繹,有人可能對外界丁點的刺激例如小小聲音,有極強烈的反應;相反有些人即使被針拮了一下,也沒有甚麼感覺,不會閃縮。


不同人的感覺調節程度,有可能解釋了在同一課室中,不同小朋友出現不同的反應和表現:有些「過度敏感型」的小朋友,被老師要求坐定定聽書時,可能會因為衣服的質地不舒服而坐立不安,也可能因為不想被隔籬同學掂到,而經常留意附近的人,因而心神不定,這些孩子通常較容易分心,脾氣亦較暴躁;而有些「過低反應型」的小朋友,對周遭環境的刺激沒有甚麼感覺,所以老師喊名也好像呆頭呆腦,動作亦比較緩慢,通常這些小朋友都會被標籤為懶惰、缺乏學習動機;亦有一些小朋友是「尋求刺激型」,他們通常精力無限,不斷跑來跑去,你碰我撞,或者不斷玩弄自己頭髮和一些觸感強烈的物品,例如極粗糙或極滑溜的東西,這些小朋友一般會出現專注力不足和自理能力較差的情況。


或者看到這裡,你會發現自己小朋友都「中」了以上一、兩樣。要強調的是,小朋友不同的行為,未必是由於感統出現問題。不過作為父母,的確有一些簡單小遊戲可以與小朋友多玩,強化感統之餘,也不失為親子活動。下星期與大家分享。

創業軒致力推廣殘疾人士工作能力,作者為執行委員。 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EPDHK) 逢周四刊登

免責聲明 · 私隱政策 · 無障礙聲明 ·
© 2024 創業軒。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。
Designed by BeeMedia